“你们知道草食动物有哪些吗?今天我们将了解草食动物中的两位大朋友,它们就是大象和长颈鹿……”近日,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以及好奇的目光,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区实验慧雅幼儿园中一班的40名幼儿,在家长陪同下参与“大型草食动物”主题云直播活动,活动围绕大象与长颈鹿展开,通过观察其外形、行为、社会结构等,引导幼儿理解草食动物的生存策略与保护价值。
活动现场的大象。
活动现场的长颈鹿。
“它们俩可是为森林和草原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情。”为什么说大象能帮植物“搬家”?
主持人现场为小朋友们解释道,由于大象喜欢吃甜甜的水果,比如芒果、榴莲等。水果的果核硬硬地消化不了,会随着大象的粪便“旅行”到很远的地方。
这些果核在新的地方遇到泥土和雨水,就会慢慢发芽,长成新的果树。有研究显示,草原象作为最优秀的“播种工”,除了活动范围更广以外,每头大象每天可能会在体内储存近3200颗种子;在特殊情况下,比如雄象长途跋涉寻找配偶,植物种子可以传播到65公里以外,这完全相当于一台手持式播种机。
活动现场。
此外,通过介绍,小朋友们还了解了长颈鹿的一个有趣知识:它们是森林里的“自然理发师”。它们的长脖子能伸到几米高的地方,吃到其他动物够不到的树叶,就像帮大树修剪过于茂盛的“头发”。这不仅为长颈鹿提供了食物,也能让阳光更多地照到森林下层,帮助其他小植物生长,让整个森林更健康。
活动中,还有动物学专家全程导览,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参观大象馆与长颈鹿馆。在引导孩子们观察的同时,为他们讲解动物的形态特征、身体结构、生活习性、采食方式、群体行为等,如长颈鹿如何采集树叶、大象使用鼻子取水和卷草等。
活动现场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活动“2025年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‘云端守候·爱护动物’公益行动”还通过“云直播·幼关注”项目,运用云直播技术,打破传统教育时空限制,让幼儿园孩子走进自然与动物“面对面”交流。
据了解,本次活动共设置5期,每期活动聚焦两种动物,招募一批动物爱心小大使参与,通过直播互动,传授动物趣味知识,培养孩子观察力、探索精神及对动物和自然的热爱与好奇心。
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主办方供图
杠杆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